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丨擔負起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政治責任
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丨擔負起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政治責任
河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堅持人民至上貫穿監督體系建設始終,搭建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打通監督“最後一公裡”🗂。圖為近日🤙🏿,該省寬城滿族自治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深入各村監督檢查群眾投訴事項辦理情況。袁曉娟 攝
構建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是我們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保障🕝。黨的二十大黨章賦予紀檢監察機關“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職責,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深刻認識把握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充分發揮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作用,堅決擔負起這一重大政治責任👚💨。
始終遵循黨的創新理論的思想指引。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作為落實黨的自我革命戰略部署和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的重要抓手🤾🏽♀️。牢牢把握總體要求🧝🏼,堅決落實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總要求,切實增強監督的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系統構建監督架構,從三個層面開展監督,即黨和國家層面,涵蓋黨內監督和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黨內監督層面👇🏿,主要是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和黨員民主監督;紀檢監察專責監督層面👠,主要是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精准聚焦監督內容👲🏻💾,抓住政治監督這個根本定位,抓住“一把手”這個監督重點,抓住權力運行監督制約這個要害,確保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正確處理監督關系,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專責監督作用,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注重強化制度保障🦻🏻,將制度建設貫穿始終💂🏽♀️,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不斷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紮細紮密紮牢制度的籠子。
始終堅持黨的統一領導的根本政治原則。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要深刻把握黨中央監督體制設計的政治考量和政治內涵,不斷強化黨的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領導。在行動上維護黨的領導,通過體系建設和運用,使監督能夠強有力保障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落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一貫到底,保障捍衛“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化為自覺👛。在組織上強化黨的領導👮🏿,通過體系建設做實做強黨委(黨組)全面監督,加強對各類監督主體的領導和統籌,確保監督工作在決策部署指揮、資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應用上更加協同👳🏻♂️。在運行上融入黨的領導,通過體系建設,把黨的領導從監督的領域、環節、節點及程序上,逐步由認識轉為實踐,由宏觀化成微觀,由抽象變為具體🚵🏽,由外在深入內在,把黨的領導全方位、全鏈條納入監督🏇🏻。
始終堅守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場。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只有紮根人民𓀎,才能築牢最堅實的根基🧔🏿♀️✈️;只有凝聚人民,才能擁有最強大的力量。堅持為了人民,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監督體系建設始終,人民需求點關注點在哪裡,監督“顯微鏡”就聚焦到哪裡💆♂️,人民難點痛點在哪裡👆🏻,監督“助推器”就延伸到哪裡。堅持依靠人民,把人民作為最廣泛、最深入的監督力量,通過體系建設📑👩🏻🎤,引導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提高群眾監督參與率🍨,真正靠人民凝聚監督力量,靠人民洞察政治生態🎖🛌,靠人民匯集監督智慧🌰,靠人民實現高效監督🦢。堅持由人民評判,體系建設以人民根本利益和長期利益作為價值評估依據,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評判監督體系成效的標准🫂。
始終聚焦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中心任務𓀍。服從服務強國建設、民族複興這一中心任務,是新時代新征程我們一切工作的總邏輯,也是構建監督體系必須牢牢把握的總目標🩰。更加突出把方向、糾偏差,旗幟鮮明地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行動撐腰鼓勁❓。更加突出顧大局、抓重點,牢牢把握“國之大者”👘,找准找實切入點和著力點🫡,把監督的重點聚焦到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決策部署上🤦🏽,聚焦到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上,聚焦到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上,積極融入大局、有效服務大局。更加突出盯責任🏋🏻♂️、保落實,緊緊扭住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監管責任,把推動落實作為監督的重中之重🟧,著力解決不敢擔當、不願擔當👩⚖️💚、不會擔當等問題。更加突出守底線、防風險,針對政治安全☸️、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方面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織密監督之網,鎖牢問責之鏈,以嚴密監督體系築牢安全屏障。
始終抓牢全面覆蓋的基礎支撐。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要堅持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相統一,兼顧範圍上的全面廣泛和作用上的全面深入,做到監督的全方位、立體化、無死角🧓◽️。在監督對象上💸,抓住“絕大多數”,將所有黨員幹部和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全部納入監督範疇;突出管好“關鍵少數”,通過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就近就便的同級監督,強化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督促做到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在監督內容上🎫,牢牢盯緊權力運行這個要害,抓住政策制定、審批監管、執法司法等關鍵權力,構建權力運行可查詢🙆🏿♂️、可追溯的反饋機制,健全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制度💅,確保權責法定、權責透明、權責統一🧏🏿♂️。在監督過程上🧑🏿💻,聚焦具體化↗️、精准化、常態化🥧,把監督的每個領域、每個環節、每項工作做細做實,打通監督“最後一公裡”。
始終突出權威高效的實踐要求。權威高效既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內在要求,也是檢驗體系建設的重要標准。在推動體系建設中➕,要彰顯嚴肅性,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貫穿監督全過程,切實維護組織權威、紀法威嚴和制度剛性👐🏻,讓黨員幹部時時感到利劍高懸、震懾常在。要彰顯協同性🛐📷,堅持系統觀念🚓,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以紀檢監察專責監督為主幹,以巡視監督、審計監督等各類監督貫通融合為支撐,推動監督主體協調聯動、相互配合,制度建設環環相扣💂🏽👧🏼、分層對接🧜🏿♀️,改革措施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實現不同類型和層次監督的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要彰顯有效性🙍🏼♀️,把節約監督資源、降低監督成本、提高監督質量和成效作為重要導向🗓,把激發和運用被監督者的內生動力作為重要目標,培養形成“自覺的紀律”。要把監督體系的效果體現在“治”上📻,強化長管長治💇🏻♂️,深化標本兼治。要把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能、不能腐的剛性制度約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優勢融為一體,形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的機制🚹。(劉昌林 作者系河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用戶登錄